11月29日上午,記者隨“二十大精神在東秦”主題采訪活動采訪團一同走進華陰市。圖為華陰市岳廟辦衛峪小學老腔少年班學生表演華陰老腔。記者 羅娜 攝
陜西網訊(記者 羅娜)11月29日上午,記者隨“二十大精神在東秦”主題采訪活動采訪團一同走進華陰市。先后來到華陰市影視劇院、岳廟辦衛峪小學,觀看非遺音畫《夕約老腔》和華陰老腔少年班的表演,聆聽非遺傳承的故事。
“天蒼蒼,地茫茫。黃河華山是家鄉。我要吼,我要唱。老祖宗的東西不能忘……”這是在華陰市影劇院非遺音畫《夕約老腔》的表演現場,生動逼真的舞臺表演讓觀眾久久沉浸其中。
華陰文化底蘊深厚,列入各級政府保護名錄的非遺項目就有32項。保護傳承是責任義務,創新發展是使命擔當。華陰市立足“文旅立市”戰略,圍繞“山下留客”需求,充分挖掘、利用厚重的非遺文化資源,以文促旅、以旅興文,策劃編排了這部以非遺民俗文化為主題、以華山故事為內容的演藝節目——非遺音畫《夕約老腔》,邀請游客游覽華山之后于傍晚相約劇場看老腔。
除此以外,華陰市還策劃編排了以好看、好聽、好玩為目的的旅游演藝節目,包含了華陰老腔、華陰迷胡、華山戲法以及面臨失傳的華陰時腔、華山“紅社火”等各級非遺項目,由華山神話:《寶蓮燈》《吹簫引鳳》,華岳聲腔:《自得其樂》《關中古歌》《華山論劍》,華陰民俗:《祈雨送?!贰稇c豐鑼鼓》等節目組成。其表現形式主要是在傳統戲曲的基礎上,加之舞蹈、鑼鼓、演員技巧以及觀眾互動的元素,配合舞臺美術、燈光、背景視頻等特技效果,在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相統一的原則下,強化演出的觀賞性和原生態性。
華陰市岳廟街道辦事處衛峪中心小學于2021年11月23日,被教育部辦公廳評定為第三批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校。其中,華陰老腔為該學校的重點傳承的文化項目。
華陰市岳廟辦衛峪小學是華陰市非遺文化傳承基地,也是“渭南市非遺傳承示范校”,學校的“華陰老腔”傳承班成立于2017年,截至目前已培養華陰老腔傳承人近300名。學校通過聘請專業藝人走進課堂,給孩子們教授華山戲法、皮影雕刻、剪紙等多項非遺文化,讓孩子們感受家鄉獨特的文化魅力。
近年來,華陰老腔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積極向外推廣老腔藝術文化。今年5月,華陰市岳廟辦雙泉村皮影戲(華陰老腔)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張喜民榮獲2022“中國非遺年度人物”。同時,岳廟辦黨委、政府還協同相關職能部門做好老腔文化推廣,將老腔表演和傳承引進轄區各中小學校、幼兒園等,讓非遺文化從娃娃抓起,努力培養新人。
口口相傳幾千年,蕩氣回腸的華陰老腔在新時代新征程上迸發出的“火花”,正在成為助力鄉村振興、非遺傳承、普法宣傳以及推動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燎原之火”。
采訪團在華陰市工人文化宮觀看非遺音畫。記者 羅娜 攝
非遺音畫表演。記者 羅娜 攝
非遺音畫表演。記者 羅娜 攝
非遺音畫表演。記者 羅娜 攝
非遺音畫表演。記者 羅娜 攝
非遺音畫表演。記者 羅娜 攝
非遺音畫表演。記者 羅娜 攝
非遺音畫表演。記者 羅娜 攝
非遺音畫表演。記者 羅娜 攝
非遺音畫表演。記者 羅娜 攝
非遺音畫表演。記者 羅娜 攝
非遺音畫表演。記者 羅娜 攝
非遺音畫《夕約老腔》表演。記者 羅娜 攝
非遺音畫《夕約老腔》表演。記者 羅娜 攝
非遺音畫《夕約老腔》表演。記者 羅娜 攝
非遺音畫《夕約老腔》表演。記者 羅娜 攝
非遺音畫《夕約老腔》表演。記者 羅娜 攝
非遺音畫表演。記者 羅娜 攝
非遺音畫表演。記者 羅娜 攝
采訪團參觀華陰市岳廟辦衛峪小學。記者 羅娜 攝
采訪團參觀華陰市岳廟辦衛峪小學。記者 羅娜 攝
華陰市岳廟辦衛峪小學學生向采訪團記者介紹非遺進校園情況。記者 羅娜 攝
華陰市岳廟辦衛峪小學學生向采訪團記者介紹非遺進校園情況。記者 羅娜 攝
華陰市岳廟辦衛峪小學學生向采訪團記者介紹非遺進校園情況。記者 羅娜 攝
華陰市岳廟辦衛峪小學學生向采訪團記者介紹非遺進校園情況。記者 羅娜 攝
采訪團觀看華陰市岳廟辦衛峪小學老腔少年班學生表演華陰老腔。記者 羅娜 攝
華陰市岳廟辦衛峪小學老腔少年班學生表演華陰老腔。記者 羅娜 攝
華陰市岳廟辦衛峪小學老腔少年班學生表演華陰老腔。記者 羅娜 攝
華陰市岳廟辦衛峪小學。記者 羅娜 攝
華陰市岳廟辦衛峪小學。記者 羅娜 攝
華陰市岳廟辦衛峪小學。記者 羅娜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