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準備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的前一刻,渭南職業技術學院農林科技學院院長楊世選被一摞剛交齊的作業吸引。翻著寫滿工整俄語的作業紙,他轉身向翻譯迫不及待道:“先翻譯幾份讓我看看,他們在這都學到了什么,接下來還想學什么?”
12月的陜西渭南,田間地頭、養殖場、博物館先后出現了20名來自中亞的職業農民。在各個“教室”,他們正接受畜牧業、種植業、中國農耕文化等系列主題課程的培訓。楊世選收到的20份俄語作業,將“宣布”此次培訓效果到底如何,但他并不忐忑。
圖為中亞學員在葡萄園學習考察。劉世欣 攝
“擁有二維碼的葡萄樹、現代化的乳制品加工流程、清甜可口的蘋果……”談起近日見聞,烏茲別克斯坦育種專家安瓦爾滔滔不絕。他曾認為自己對中國農業有所了解,如今卻發現知之甚少,想了解“再多、更多些”。從奶山羊養殖、棉花種植到育種技術、智慧農業,安瓦爾的“學習計劃”滿滿當當,“我希望將兩國的經驗與技術相結合,從而形成一種新的智慧”。
教室里的討論聲還在繼續,農場主扎法爾匆匆跑出來找到老師,當著記者面,他打開翻譯器與手機相冊急切表示,自己在渭南當地發現了和他家農場同品種的綠豆,“我想出口綠豆到中國,我想和你們合作,我還想把綠豆賣向全世界”。
“除了農業領域詞匯,‘進口’‘出口’是我們翻譯的高頻詞。”俄語翻譯王曉妮每天與中亞學員相處近十小時,她告訴記者,扎法爾幾乎在每個實踐基地都要留聯系方式,期待達成合作。“其他學員也對看到的各種中國農產品很感興趣,進出口是他們除了學習外最興奮的話題。”
圖為學員賈蘇爾(右一)正在與老師溝通疑問。(受訪者供圖)
楊世選介紹,為落實中國—中亞峰會成果,深化中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農業交流與合作,“2023年中亞五國職業農民培訓班”應運而生。“我們調研對方所需、發揮自身優勢,培訓內容包含各類技術與文化主題,并格外關注知識的實用性,是希望做到授之以漁,發揮交流與合作的最大可能性。”
除專業技術外,中國的茶文化、中醫藥文化、農耕文化也是中亞學員們此行的“必修課”。“我希望他們能從多方面加深對我們的了解,用文化拉近彼此的距離。”楊世選表示,隨著學員們日益活躍,語言早已不是交流的主要障礙,“‘收獲很大’‘中國人很友善’是我聽到最多的表達”。
渭南地處陜西關中平原東部,位于黃河中游,是中國農耕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作為中國西北地區最優農業生態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基地,此地與中亞國家在農業領域有一定的相似性和互補性。
圖為中亞學員們的作業與講義。中新社記者 楊英琦 攝
“我所經營的農場里種植小麥、葡萄、豌豆,還養羊。培訓內容均有涉及,回去后我將嘗試把節水、滴灌、溫室栽培等技術運用到農場里。”烏茲別克斯坦學員賈蘇爾告訴記者,他們經歷了層層選拔和考試才獲得培訓名額,因此也承擔著重要任務:“我們將把在這里學到的各領域知識技術帶回國,傳授給更多農場主。”(楊英琦)
來源:中國新聞網